激情飞扬赤潮涌
这首诗发表在1923年6月《新青年》季刊的第一期上。当时瞿秋白刚从莫斯科回到祖国。1921年1月,为了寻求光明和真理,他来到了莫斯科。在莫斯科两年间,霍秋白目睹了苏维埃革命的伟大成就,写下了多篇文章。并著有两本著名的散文集——《俄乡纪程》、《赤都心史》,热情讴歌伟大的十月革命。这期间他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,他终于找到了革命真理和救国救民的道路,在莫斯科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回国后,他就写下了这首《赤潮曲》。
《赤潮曲》共分五个小节,第一节“赤潮澎湃,晓霞飞涌,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。”
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。毛泽东用“炮响”,瞿秋白这里用“惊醒”,意思是一样的。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——这古老的东方封建王国,唤醒了中国人民,使他们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。
第二节“远东古国,四万万同胞,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。”十月革命,五四运动,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,这使一批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由不重视工农力量转向“劳工神圣”,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,在党的领导下,把马克思主义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相结合,这一时期工人运动风起云涌,此起彼伏。所以说四万万同胞,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。
第三节“猛攻,猛攻,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!奋勇,奋勇,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!”这一节作者号召人民团结起来,砸碎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的锁链,使神圣的劳工得到解放。 第四节“无论黑白黄,无复奴隶种,从今后,福音遍天下,文明只待共产大同……”这就像国际歌所唱的那样:“起来!饥寒交迫的人们,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。”不管是何种肤色,不管是什么民族,只要团结斗争,“英特耐雄内尔”就一定会实现。第四节“看,光华万丈涌!”“光华”即日月光辉,《尚书》云: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。”作者把革命事业比作“光华”,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。
整首歌词节奏感强,语言铿锵有力,通俗易懂。这是一曲浪漫主义的赞歌,作者以他满腔的情怀,歌颂十月革命,歌颂神圣劳工。他用“赤潮”、“晓霞”、“光华”这些充满光明、灿烂。夺目耀眼的词来形容革命,对中国革命对世界革命寄予了无限的期望。五小节的含义是依次递进,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再到世界大同,革命的前景令人神往,这是作者的理想。最后一节是作者热诚情感的迸发,“看,光华万丈涌!”把诗中所喷发的激昂情绪推向高潮。革命事业就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,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,大同世界将是一片光明。
激情飞扬赤潮涌
这首诗发表在1923年6月《新青年》季刊的第一期上。当时瞿秋白刚从莫斯科回到祖国。1921年1月,为了寻求光明和真理,他来到了莫斯科。在莫斯科两年间,霍秋白目睹了苏维埃革命的伟大成就,写下了多篇文章。并著有两本著名的散文集——《俄乡纪程》、《赤都心史》,热情讴歌伟大的十月革命。这期间他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,他终于找到了革命真理和救国救民的道路,在莫斯科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回国后,他就写下了这首《赤潮曲》。
《赤潮曲》共分五个小节,第一节“赤潮澎湃,晓霞飞涌,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。”
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。毛泽东用“炮响”,瞿秋白这里用“惊醒”,意思是一样的。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——这古老的东方封建王国,唤醒了中国人民,使他们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。
第二节“远东古国,四万万同胞,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。”十月革命,五四运动,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,这使一批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由不重视工农力量转向“劳工神圣”,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。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,在党的领导下,把马克思主义同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相结合,这一时期工人运动风起云涌,此起彼伏。所以说四万万同胞,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。
第三节“猛攻,猛攻,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!奋勇,奋勇,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!”这一节作者号召人民团结起来,砸碎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的锁链,使神圣的劳工得到解放。 第四节“无论黑白黄,无复奴隶种,从今后,福音遍天下,文明只待共产大同……”这就像国际歌所唱的那样:“起来!饥寒交迫的人们,起来!不愿做奴隶的人。”不管是何种肤色,不管是什么民族,只要团结斗争,“英特耐雄内尔”就一定会实现。第四节“看,光华万丈涌!”“光华”即日月光辉,《尚书》云: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。”作者把革命事业比作“光华”,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。
整首歌词节奏感强,语言铿锵有力,通俗易懂。这是一曲浪漫主义的赞歌,作者以他满腔的情怀,歌颂十月革命,歌颂神圣劳工。他用“赤潮”、“晓霞”、“光华”这些充满光明、灿烂。夺目耀眼的词来形容革命,对中国革命对世界革命寄予了无限的期望。五小节的含义是依次递进,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再到世界大同,革命的前景令人神往,这是作者的理想。最后一节是作者热诚情感的迸发,“看,光华万丈涌!”把诗中所喷发的激昂情绪推向高潮。革命事业就如同光芒万丈的太阳,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,大同世界将是一片光明。